题干

空气里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它由____(填符号)元素组成;在地壳中含量排前四位的是  ________________(填符号);属于同一种元素的粒子,它们一定相同的是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6-24 06:21: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氮气,N,O,Si,Al,Fe,质子数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青虫之爱
                                                                                                       毕淑敏
          ①我有一位闺中好友,从小怕虫子。
          ②大家不止一次地想法治她这个毛病。早春天,男生把飘落的杨花坠,偷偷地夹在她的书页里。待她走进教室,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从此再也不敢锻炼她了。
         ③许多年过去,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中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我择柿子椒的时候,突然钻出一条青虫,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A】我下意识地将半个柿子椒像着了火的手榴弹扔出老远。然后用杀虫剂将那虫子扑死,才想起酷怕虫的女友,未曾听到她惊呼,该不是吓得晕厥过去了吧?
        ④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啊,你居然不怕虫子了?吃了什么抗过敏药?
        ⑤女友苦笑说,怕还是怕啊。只是我已经练得能面不改色,一般人绝看不出破绽。你知道我为什么怕虫子吗?我撇撇嘴说,我又不是你妈,我怎么会知道啊!
        ⑥女友说,你可算说到点子上了,怕虫就是和我妈有关。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叫虫蛰了。从此以后我妈只要看到我的身旁有虫子,就大喊大叫地吓唬我……一来二去的,我就成了条件反射,看到虫子,真魂出窍。
        ⑦后来如何好的呢?我追问。女友说别急,听我慢慢说。有一天,我抱着女儿上公园,那时她刚刚会讲话。我们在林荫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⑧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⑨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倒不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如果我倒了,就会摔坏她。第二个反应是想撕肝裂胆地叫一声。但我立即想到,万万叫不得。我一喊,就会吓坏了我的孩子。于是我硬是把喷到舌尖的叫,咽了下去。如果我害怕,把虫子丢在地上,女儿一定从此种下了虫可怕的印象。在她的眼中,妈妈是无所不能无所畏惧的,如果有什么东西把妈妈吓成了这个样子,那这东西一定是极其可怕的。
        ⑩【B】我颤颤巍巍地伸出手,长大以后第一次把一只活的虫子,捏在手心,翻过来掉过去地观赏着那虫子,还假装很开心地咧着嘴,因为女儿正在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呢。那一刻,真比百年还难熬。女儿清澈无瑕的目光笼罩着我,我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我不能把我病态的恐惧传给她……
        ⑪不知过了多久,我把虫子轻轻地放在了地上,我对女儿说,这是虫子。虫子没什么可怕的。有的虫子有毒,你别用手去摸。不过,大多数虫子是可以摸的……
      ⑫那只虫子,就在地上慢慢地爬远了。女儿还对它扬扬小手,说“拜拜……”。我抱起女儿,半天一步都没有走动。衣服早已被粘粘的汗浸湿。
      ⑬女友说完,好久好久,厨房里寂静无声。我说,原来你的药,就是你的女儿给你的啊。
      ⑭女友纠正道,我的药,是我给我自己的,那就是对女儿的爱。

同类题5

聚焦“十三五”,稳定经济增长,打好扶贫攻坚战。

材料一:2015年,中国人一年“购物血拼”遍布68个国家。例如,日本马桶、韩国彩妆、澳大利亚奶粉遭淘淘族哄抢,我国生产的这类产品却不受欢迎;iPhone手机在中国走俏,本土手机品牌却难有高端货。

材料二:目前,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表象为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已有的供给出现过剩,而部分需求却缺乏相应的供给。从需求侧来看,我国房地产、汽车、钢材、水泥、玻璃、轮胎、电子、家电等市场需求不断下降;从供给侧来看,2012年以后,钢铁、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利润水平大幅回落,部分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因此中央在制定“十三五”时,适时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要求。

材料三:2015年11月27日至28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的实效,关键是要找准路子,构建好的机制体制,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市、区)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