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八日,曾国藩在遵旨筹议总理衙门购买外国船炮时,再度申说了其“造炮制船”的主张,表示:“至恭亲王等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已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待。”——《曾国藩全集》材料二:1957年,苏联提出十五年赶上和超过美国,***也提出中国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赶上英国。但总路线公布以后,一再加快赶超速度,先改为七年赶上英国,后又改为三年赶上英国。为了完成钢产量的任务,全国掀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全面跃进“的口号,几千万人上山炼钢,小高炉遍地开花。材料三: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败得失和现代化化建设成就的影响这个问题上,国外学者大致有三种看法:①中国改革是成功的,有些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奇迹论”;②中国改革不成功,有人甚至提出了“中国崩溃论”;③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国力提升迅速,但缺乏透明度,甚至有人提出“中国威胁论”。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曾国藩等洋务派开启中国近代化大门的动机是什么?为什么说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历史背景,指出当时中国现代化建设赶超英国的“大跃进”是否可行?为什么?结果如何?(3)试以“中国奇迹论”或者驳斥“中国威胁论”的相关史实加以佐证。
一天,一位伐木工人在森林里单独伐木时,不小心,右腿被伐倒的树木压住,如果等同伴们来找他,恐怕那时就会因失血过多而死亡。在这危急关头,只能靠自己。他试着用电锯来锯树,可是很快他就发现,这种情况下使用电锯极易出故障,那样的话他只能坐以待毙。经过一番紧张的思考,他毫不迟疑,当机立断,只有把自己的腿锯断才可能脱险,他狠了狠心用电锯锯断了右腿,并忍着剧痛进行了简单的包扎,凭着顽强的毅力回到了家。
请回答:这位伐木工人为什么能狠心锯断自己的右腿?他的这一行为反映了他具有怎样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