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为探究MnO2、CuO、KMnO4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设计以下对比实验:

Ⅰ.将2.45g KClO3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Ⅱ.将2.45g KClO3与1.0g MnO2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Ⅲ.将xg KClO3与1.0g CuO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Ⅳ.将2.45g KClO3与1.0gKMnO4均匀混合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

在相同温度下加热至完全反应,比较四组实验产生O2的多少及快慢,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

收到O2体积

6000s

4.3mL

60s

4.3mL

180s

4.3mL

70s

4.8mL

Ⅱ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Ⅲ中x的值应为____

②从Ⅱ反应后的产物中回收MnO2(已知两种固体剩余物中只有MnO2不溶于水),其步骤是:溶解、____、洗涤干燥.

③Ⅳ中除了氯酸钾分解速度比较快其产生氧气的量也比较多,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产生氧气多出的原因是:____

b.分解速度比较快的原因是:____(填序号)

A.KMnO4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KMnO4分解生成的MnO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④K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1-15 03:12: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2KClO3 =\u25b3MnO2 2KCl+3O<

同类题2

在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明清之际产生了活跃的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清之际,原本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理学趋于衰微,权威发生动摇。宋儒在解经传注时有鄙薄文字音韵的考证、以自己的体会所得为定解的学术倾向。明末清初的学者发现理学家对儒家经典的援引和传注有很多疏漏、谬误之处,这引发了学者们对理学的怀疑。理学将“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强化,并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自觉贯彻,在国家权力和学术权威的双重作用下,理学的道德规范逐渐蜕变为僵化的道德教条,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性成分逐渐减少。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二:李贽大胆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应“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提出“虽圣人不能无势利之心”,反对“去人欲,存天理”的说教。唐甄认为:“老养生,释明死,儒治世,三者各异,不可相通,合之者诬,校是非者愚”。儒学与诸子学、释道地位相等,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功能。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这一见解非常具有批判性。《明夷待访录》、《日知录》、《读通鉴论》等著作,则直接援引原始儒家经典,或者根据自己对原始儒家经典的诠释,来审视理学弊端,驳斥理学观点。明末清初对理学的批判达到高潮。

——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三:唐甄推崇三代之治“君明臣忠,上下和易”的理想摹本,强调君主应遵守道义原则,应爱民、养民、富民,自身俭朴,任用贤能,礼遇朝臣。他没有从制度上否认君主权力的合法性,而是力图构建一个理想化的君主专制模式,最后滑向对圣明君主的期盼。任何先进的思想如果不能引出制度的力量,那它就不能改变问题的实质。

——张磊《试析唐甄的理想国》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