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   )

A:调查一批新型节能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长江流域的水污染情况

C:调查宜昌市初中学生视力情况

D:为保证“神舟7号”成功发射,对其零部件进行检查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12 03:07: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父子的母校

韦如辉

    ①父亲对儿子说起他的母校,腮边的胡楂儿都飞快地跳起了舞。

    ②父亲说,那操场,那教学楼,那梧桐树。父亲放下手中的锄头,夸张地打开自己的双臂,语无伦次地说,那个大啊!那家伙,那个高啊!那个美啊!

    ③儿子的思想,随着父亲夸张的动作,鸽子一样地飞向远方。

    ④父亲放下双臂,风摆树叶似的抖着右手又说,还有那教室,那家伙,开阔敞亮,窗明几净。父亲从嘴里喷发出的唾沫和浓重的烟草味,在阳光下的田野上肆无忌惮地游走。

    ⑤儿子屏住呼吸,全神贯注地看完父亲一连串的表演,最后才语气稚嫩地问,爸,你的母校真的那么好吗?儿子不是不相信父亲的话,实在是儿子没见过被父亲夸奖得如此美好的学校。

    ⑥父亲似乎不高兴,一脸愠色地拨弄了一下儿子的脑袋。儿子的脑袋,弹簧似的晃了晃。父亲语气凝重地说,你小子,我说的还能有假!

    ⑦儿子的梦里,就有了父亲的母校。有了那操场,那教室,那高楼,那梧桐树。

    ⑧父亲从村外一步三摇地走来。背上压着山一样大捆的柴草。

    ⑨眼看就要入冬了,父亲必须用这些柴草,认真地对付这个即将到来的寒冷冬天。

    ⑩儿子似乎很有眼色,每当喘着粗气的父亲将要蹲下放柴草的时候,儿子都会从柴草的底下扶上一把。儿子这一把的力气尽管很弱小。但的确能够减少父亲身体弯曲的痛苦。

    ⑪父亲夸,好儿子!

    ⑫儿子笑了笑,两颗俏皮的虎牙闪动在父亲的眼前。

    ⑬有一天,儿子扶下父亲背上的最后一捆柴草。儿子请求,爸,带我去看一看你的母校,好吗?

    ⑭对于儿子的请求,父亲觉得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父亲认真地吐一口烟雾,才对儿子说,真想去?

    ⑮儿子努力地点了点头,嘴里坚定地说,想!

    ⑯第二天,田地里的浓雾还没有淡下来的时候,父子俩就上路了。

    ⑰父亲边走边对儿子说,我的母校在县城,离咱家可远了。得翻过两条河,再坐三个钟头的车才能到达啊。父亲说到最后一个“啊”字,诗人般抒发一串长音。

    ⑱儿子想说,爸,别说了,您已经说过无数遍了。然而,儿子没有说,儿子怕父亲不高兴。怕父亲改变主意,怕父亲不带自己去他美丽的母校。

    ⑲风吹到脸上,夹杂着雾气的潮湿,多少有点儿刺骨的感觉。

    ⑳但儿子身上很快淌了汗,而且额上的汗珠已如小虫子似的爬来爬去。

    ㉑父亲转过身来问,累吗?爸驮你一会儿。

    ㉒儿子咬紧牙关说,不要!然后把胸脯挺得树一样直。

    ㉓临近中午的时候,父子俩几经周折才到了县城。

    ㉔县城真是个好地方,儿子从来没去过县城,儿子的好奇心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了。儿子从心眼里羡慕父亲,父亲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的母校能在县城,他能在县城里读书,真是了不起。

    ㉕走到一块开阔地,父亲异常兴奋,眼睛里放射出万丈光芒。父亲说,看,这块,就是母校的操场,那家伙。父亲的语气里跳动着数以万计个惊喜的细胞。

    ㉖儿子满眼惊奇,眼神随着操场的开阔地而延伸而翻腾而跳跃。

    ㉗父亲用手一指,看,那个四层楼,就是我们的教室哩。我的班在三楼,最东头的那㉘儿子当然看到了。儿子的眼睛里是一座巍然屹立的高楼。儿子心想,什么时候自己能

到那教室里读一天的书,哪怕是一天也就心满意足了!

    ㉙父亲嘴里还在说,信不信?那家伙!

    ㉚从县城回来,儿子整夜做梦。儿子的梦,当然都与父亲的母校有关。

    ㉛后来,儿子真到县城读书。父亲对儿子说,你读书的那个学校,就是我的母校,那家伙!

    ㉜再后来,儿子考上了大学,儿子成了城里人。

    ㉝儿子什么都清楚了。父亲没上过一天的学,父亲在城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母校。父亲。里装的那几个字,还是从扫盲班拾来的。

    ㉞那么父亲为什么称自己在城里有母校呢?为什么又把体委大厦和体委操场指鹿为马呢?儿子当然清楚,儿子清楚得眼睛里蓄满了泪水。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