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一战前,英、法、德三国国外投资总额为1750亿—2000亿法郎,按当时的低利率5%计算,每年的纯利润就达80-100亿法郎。英国对外投资的收入,不仅超过了对外贸易的收入,而且超过了工业生产的收入。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本输出成为仅次于商品输出的殖民剥削手段

B:资本市场的竞争直接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快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流通

D:英国对外投资的高额收入主要得益于制度设计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11-29 08:42: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3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浩瀚长河中,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牛顿证明了地上的力学也能适用于天上的星球,揭示了简单而统一的自然规律,使人们豁然;原来自然界也是按照某种法则运行着。这就动摇了经院哲学中将宇宙秩序归结为上帝安排的说法,神学必须再给科学划分出一大部分地盘。

——任世江著《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材料二:清政府邮传部也感到十分振奋,……邮传部批准免费将车票分送各界,票上书明:“自九月十日起,至月底止,不拘何日,得免费乘车来回一次。”在此期间,自丰台至张家口,往来客商,无论从何处上车,一概免收车票,既运送货物,亦不取车价,以留为中国自款造路之大纪念。

——《詹天佑传》

材料三:地震地质工作不仅可以圈定地发的危险区,为地震预报开辟道路。同时,还可以找出相对“稳定”的地区,即“安全岛”。这个工作很有意义,它是选择建设基地的开路性工作,应该走在基本建设的前面,这样就能直接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布局服务。在建设中我们就可以选择比较安全的地带或者遭到地震可能性最小的地区进行施工,减少基本建设费用,减免地震带来的危害。”……我看了一点外国资料,没有人走这条路。我有这样的信心,在对构造体系活动性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地应力的方法去探索地震预报,这是走中国自己的道路。虽然是根据有限的经验,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沿着这条道路去摸清震中的分布,并探索它发展的趋势,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李四光全集》第七卷

材料四:爱因斯坦说自己是:“一个离经判道的和好梦想的人”。对古典力学的怀疑,使他做出了新的发现。他又是一个谦虚的人,尽管一生获得过许多荣誉,但他从不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更多地关注一位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他曾在给一位自学成才的人的回信中说,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对于知识的终生不懈的追求。甚至在70岁时,他仍以批利的眼光看待自己。

——《历史选修4教师教学用书》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①自由主义只是“五四”多元格局中的一脉。作为自由主义的题中之义,平等、民主及科学等言论在“五四”时期蔚为大观。当时,《新青年》杂志就曾鲜明提出了“人权、平等、自由”的思想,并要求从西方请进“德先生”和“赛先生”来全面救治中国。同时,陈独秀也激励人们推倒封建专制的压迫,实现个性解放。即便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李大钊先生,也热情地赞颂“自由为人类生存之要求,无自由则无生存之价值”。
②尽管当时自由的价值观有着广泛的流布,但毕竟不是时代的主角。“五四”时期并不是自由主义的独唱,自由主义仍只是“五四”启蒙大合唱的一个声部。这一声部与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声音相混合。因此,与其说“五四”文学主流是 “奔涌着自由主义的文学大潮”,不如说是“带有一定自由主义色彩、民主主义色彩的人道主义文学潮”更符合那个庞杂的年代的历史真相。在“五四”先驱们关于人道主义的纷繁表述中,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现代性路径,一种是人道主义的平民主义(以李大钊为代表),一种是人道主义的个人主义(以周作人为代表),前者通向了激进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而后者则与温和的自由主义理念一脉相承。关于这两大思潮在历史中的主次关系,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共同催生了“五四”运动。然而,在激进主义的话语那里, “历史真相”却发生了变化。
③“五四”重心从“民主、科学”到“反帝、反封建”的转移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变化。众所周知,“民主”和“科学”作为“五四”的重要口号,昭示的是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对于左翼激进主义来说,“民主与科学”这种自由主义思想成了亟待消解的目标,取而代之的将是更为政治化的“反帝、反封建”。这种转移将“五四”的意义重述为“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谈到:“‘五四’运动是反帝国主义的运动,又是反封建的运动。”随着左翼激进思潮的政治统摄力,这一论述此后成为“五四”的基本论调。现在看来,这个论述重心的转移至少阉割了“五四”精神中极具活力的对民主的倡导。在1940年代的文学变革中,自由主义被“妖魔化”的历史趋势得到强化。这突出表现在胡适先生“‘五四’文艺复兴说”招致广泛质疑,也明显地体现为左派革命力量已占优势,并向最后的胜利前进的1948年《大众文艺丛刊》“南方大出击”中对自由知识分子的“一网打尽”。在“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已经进入了“人民至上主义的文艺”的时代,仍恪守文学的“民主”和“宽容”的自由主义作家,终究被“革命话语”清除了出去。
(节选自《“五四”的改写与重塑》,《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l期,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五四”思潮多元格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包括平等、民主、科学等内容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五四”各类思潮中流布较为广泛的一种。
B.“五四”启蒙思潮纷繁庞杂,除了自由主义,还有民主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等。
C.“五四”文学虽带有较浓郁的自由主义色彩,但并不意味着自由主义就是“五四”文学的主流。
D.虽然自由主义不是“五四”时代的主角,但当时《新青年》杂志、陈独秀,乃至李大钊等,都对其推崇备至。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