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前很多实体经济面临升级和转型。
实业救国论者大都十分重视对西方经济理论的介绍、探讨和运用,并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选择取舍。民国初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政治改良与实业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也是实业救国思潮获得发展的具体反映。振兴实业逐渐成为全社会各阶级各派别的人们共同的愿望,上自政府,下至庶民,都对发展实业十分关注,实业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广泛开展各项实业活动。
──摘自朱英着《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依据上述材料,归纳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思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实业救国思潮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特点:将振兴实业和政治改革相结合;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运用西方理论;具有更广泛的民众基础.
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西学东渐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