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用于H2O2催化实验,检验酶的适宜温度
B: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分生区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有丝分裂过程、叶绿体
C:萨顿基于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利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
D:艾弗里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已知向量a→=(1,2),b→=(1,0),c→=(3,4),若λ为实数,(b→+λa→)⊥c→,则λ的值为____
“这一场的崛起分享着昙花一现的荣耀,里斯本取代了威尼斯成为香料交易的贸易中心,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在美洲源源不断的金银资助下一跃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君主。”这则材料描绘的景象大致出现于( )
阅读四则材料,回答问题。汉语遇上外来词【百科辞典】外来词,也称为借词或外来语,是一种语言从别的语言借来的词汇。汉语外来词通常指源自外语的音译词,其构成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纯音译的,如咖啡(coffee);一种是音译与意译结合的,如啤酒(beer)。直接从日语借用书写形式的日借词通常也被视为汉语外来词,如写真、物语。改革开放以来,又产生了大量借形兼借音的外来词,如WTO(世界贸易组织),这种外来字母词已经成为汉语外来词的新成员,并且发展迅猛。【网络热评】参考消息网2014年4月30日报道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4年4月29日报道称,尽管吸收外来词往往被视为一个社会见多识广的积极标志,但是中国的反应绝不是积极的,至少从国家媒体上看是这样。《人民日报》此前发表评论,抨击外来词大量涌入,指责它们“伤害了”汉语的“纯洁和健康”。外来词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与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使语境支离破碎,从深层次来说,也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报道称,尽管《人民日报》的这篇文章没有呼吁彻底消灭外来词,但要注意谨慎运用,强调理性、规范地吸纳外来词和尽可能使用其中文译名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