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宝
  • 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离开桃花源时渔人“处处志之”,再来寻找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8 04:02: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突出强调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的境界。

同类题1

0乘351和0+351的结果(   )

同类题2

今年,株洲市成为了“全国低碳交通试点城市”,市委书记陈君文参加央视《城市1对1》节目录制时表示:要把株洲建成“自行车之都”,倡导全民骑自行车出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同类题3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中正确的是(    )

同类题4

2015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三届“世界水日”,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①A图所示的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2中收集的气体是____(填名称).

②B图所示的是活性炭净水器的示意图,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

③C,D图所示的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发现C中铁片变红,D中铁片依然光亮,对比C,D中的现象,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____.

同类题5

天空中闪亮的银河光带,实际上是由许许多多的恒星组成的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银河系。
小学学科试题库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小学科学
  •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 初中数学
  • 初中语文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生物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初中地理
  • 初中历史与社会
  • 初中科学
  •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生物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 高中信息技术
刷题宝 没有分数是刷题提高不了的! 粤ICP备12066032号

本站仅为免费收集试题提供给学生刷题,不做任何盈利性活动!如无意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联系站长删除处理(QQ:2572127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