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照样子写词语。

一支支 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2-09-12 05:15:5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一家家,一架架,一辆辆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报纸上读到百年柯达破产的消息,令人唏嘘。柯达记录了美国和国际上几代中产阶级的人生,养育了摄影的艺术和产业,进而将摄影送上几乎取代文字的时代图像文化的高位。今天,人们将柯达破产的原因归于柯达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保守的经营路线。

    我觉得,特定的即使、特定的发明必然带着深刻的时代烙印,柯达将注定随着工业时代的勃兴而繁盛,随着工业时代的转型而衰微。作为一个时代的象征,它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技术进步和思想进步,并成为人类文明长链承上启下的一环。柯达的破产也带来一种技术文化的命运的信息。随着技术的汰换,那技术的文化必将转型。

    由此,我想到了油画。显然,油画不是科技文化,但它有技术的因素,有材料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在数字图像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绘画的方式及其能量正受到疑问。今日欧美绘画的衰微就是例证,因此我们才反复提出“图像时代绘画何为”的命题,对绘画的时代使命和历史命运提出警示,并将思考持续地指向绘画的当代关怀。

    我画葵,是画向阳花开的一代人,正如著名作家余华所说:“向日葵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是让一代中国人热泪盈眶的意象。”显然,葵是一种诗化的意象。但葵的绘画却不是一种象征,更不是意识形态的替代物,而是一代人的历史性的生命写照。这种写照在今天和今后仍然存在,它持续而真实地描绘着一代人的历史经验和生命轮廓,并以生动的形象,呼唤绘画古老的诗性命题,进而重建我们这个时代处于式微之中的感受力。

    我经常遇到一些外国朋友,他们总是询问我的老葵、我的葵园中有什么政治意图。我希望我们能够绕过“东方与西方”的传统话语,绕过冷战所构造和延续的意识形态话语,来开启一个新的对话空间。我以为在那些既有的话语中,某些误读总是严重地遮挡着现实的整体,某些习惯的定见总是掩蔽着生活本身,并且压抑着我们可能拥有的生动而广大的思想资源。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数字媒体的时代,无以量计的图像以各种方法迅疾产生并包围着我们。一方面,我们获取众多的便利,另一方面, 又无奈地领受技术的宰制;一方面是图像的汪洋,另一方面仿像无处不在。众多的景观“装置”将我们切割成消费和被消费的碎片,我们越来越失去对事物整体的、深刻的感受能力。面对图像的汪洋大海,感受力原是唯一的渡筏。但随着主体的碎片化和浅表化,时代的感受力正在衰微。我们所谈论的绘画的衰微,正是源自于这种时代的感受力的衰微。因此,绘画的当代使命和振兴,就与时代感受力的拯救相关联。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审美苦旅

姬中宪

    ①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审美观是由导游决定的,导游说:这儿是景点!我们就拍照;导游说:这个背景最漂亮!我们就留影。结果,大家拍出的照片都一个样,同样的画面,同样的角度,前面站着一个不同的人,却举着同样的两根手指头,一看就是一个导游带出来的。导游又是旅游学校培养出来的,旅游学校和所有的中国学校一样,致力于培养出一模一样的人才,于是,所有的导游也都是一个样,于是必然的,所有中国游客的审美也都是一个样。就这样,人与自然,不可思议地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高度的和谐。

    ②你发现了一处被导游忽略的景致?你兴奋地举起相机,还没按下快门,导游就过来了——导游和导师一样,喜欢关心后进同学,绝不让任何一个同学落下——导游说:别拍这个,这个不是景点。你说:可我觉得这儿也挺漂亮啊。导游说:我做导游十年了,十年里每天带团来一次这里,你了解还是我了解?你说:也许正因为你天天来,所以忽略了它,正因为我第一次来,所以发现了它。导游不高兴了,说:全团三十个人,等你一个人,结果不能准时赶到下一个景点,全天的行程都打乱了,好意思吗你?你不好意思了,不能为了自己那点另类的审美破坏了大伙公认的审美,于是你收起相机加入团伙,奔赴下一个景点。

    ③中国人的审美观是具像的,一棵树,一块石头,一处海角,必须得像个什么东西,才能称得上景点,景点才有了卖点,否则一文不值;像的这个东西,还必须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东西,越具体越家常越好,咱们的想象力就那么方圆几平方,太偏太远太抽象太唯美了不行。于是,导游最常用的语言就是比喻句,导游说:看那块石头像什么?像不像乌龟?大伙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乌龟拍照。导游说:看那个山头上面还长了一棵树的像什么?像不像手机?大伙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手机合影。导游说:看那两块石头一个高一个低一个抬头一个回头的像什么?像不像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大伙一起说:像!然后拥上去和癞蛤蟆以及天鹅肉拍照。导游说:看那两块石头一块大一块小一块胖一块瘦的像什么?像不像……团里一个小朋友很不懂事,插话说:像地球围着太阳转。导游说:不对!小朋友再想一想,正确答案是什么?小朋友说:还像我的名字,小明的“明”字,我写的“明”字就是这样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胖一个瘦。导游说:错误!告诉你正确答案吧,正确答案应该是像——猪八戒背媳妇!大伙一起说:噢!像!然后拥上去和猪八戒以及他媳妇合影,只剩下小明他妈在教育小明:小明,知道正确答案了吧,下次不要再说错哦。

    ④中国人的审美观,就这样有惊无险地又传给了下一代。

    ⑤中国人的审美观,还必须得跟权钱勾结起来,这才有了现实的意义,才算不虚此行,否则光给他们讲像这个像那个,全是白费。还是那两块石头,导游说:左边那块石头,想当官的赶紧摸一摸,保你官运亨通,右边那块石头,想发财的赶紧摸一摸,保你财源滚滚。于是我们就拥上去,各摸各的,也有那贪心的,两块都摸,其实没必要,官运和财运,说到底是一回事。导游又说:如果你已经当官了还想当大官,或者已经发财了还想发大财,就从上到下顺着摸,如果你还没当官还没发财盼着当官发财的,要从下到上反着摸。好吧,大家都怪导游不早说,害他们刚才白摸了,赶紧擦擦手,排起队,一个一个重新摸,边摸边举着两根手指头让人拍照,好留下证据,日后万一没当官发财,好回来找石头算账。

    ⑥两块石头油亮油亮的,光可鉴人,见证了无数中国人的审美之旅。(选自《杂文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