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10月5日,斯大林在给***的电报中,关于中国出兵抗美援朝问题表明了苏联政府的态度。他在电报中说:“当然,我也考虑过,美国尽管没有做好大战的准备,仍可能为了面子而被拖入大战,这样一来,自然中国将被拖入战争,苏联也将同时被拖入战争。”

    1951年6月4日,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和外交委员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关于美国在朝鲜应采取什么政策问题的听证会上指出:“如果把战争扩大到中国,就会给俄国一个合法的借口干涉这一战争,中苏之间的条约具备这样的性质,同时中国人也会根据这个条约,要求俄国人这样做。”

──摘编自齐德学《中苏同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作用》

材料二:“如果美帝国主义真正进攻我们的大陆,那就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的战争问题,我们和苏联已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打起来,就是全面性的打。”“我们今天不是孤立的,我们有《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美国和联合国都晓得,它要发动战争,那就意味着这是世界大战。”

──《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5-15 11:51: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五千年的中华文化,熠熠生辉,璀璨夺目,如何正确认识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与下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命题。

材料一:“多彩中华”是一个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创建,文化部、外交部支持的少数民族文化对外交流品牌项目。该项目主要展示各民族文化:无伴奏多声部合唱的侗族大歌,古老而优美的羌族舞蹈,热情而艳丽的新疆舞蹈,传统的中国民族乐器琵琶、二胡和古筝等。各民族文化不仅各具特色还相互交流和借鉴,传递出了中华文化“和善”、“祥和”、“和而不同”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面貌,展示出了各民族亲如一家的和谐关系。

材料二:中华文化五千年的历史创造出了丰富而绚丽的古诗词,但如今一些人对古典诗词不再关注,侃侃而谈,一提起古诗词人们莫不把它与老古董相联系,认为繁琐的要求,隐晦的修饰,文绉绉的表达都与今天的时代不相符合,因此没必要重视发展古诗词,应淡化古典诗词。但也有人认为对待古诗词的态度传递的是对待经典传统文化的态度,对古诗词的淡化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中国古典诗词所包含的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求大同等思想仍具有时代价值。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淡化古典诗词,还必须强化对古典诗词的研究和发展。

材料三: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某市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该市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历史古迹保护和开发、街区复原和翻新、传统技艺发现之旅等方式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的现实意义;同时又借鉴了其他发达城市的文明建设经验,使得一座座现代建筑拔地而起,让这个历史厚重的故都焕发出蓬勃的朝气和昂扬的锐气;其次该市充分利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传播平台,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最后备街道、社区积极开展“文明村镇”、“文化社医”等活动,通过改善环境,改善民生,提高市民参与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措施都极大的丰富和提升了该市的文化内涵,实现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