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政府应从保护生态和农民利益为前提,加快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统筹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等功能,科学制定规划,积极发展水电。

B:“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此倡议希望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规定的特定时间熄灯一小时。

C:2011年春节前夕,南京某大学大四男生胡蓓蕾,在13天中免费搭车25次,长驱3700公里后,从南京回到乌鲁木齐,被视为纪录片《搭车去柏林》的最新版。

D:针对众多媒体关心的今年庐山风景区的门票价格是否提高的问题,庐山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进行了否认,并透露今后将加强管理,以更加到位的服务吸引更多的游客。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1-24 05:16: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4

材料一: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已由短缺向过剩时代转变。以钢铁业为例,过去只要炼出钢,都能卖出厂,现在只有质量优,才能投资生产。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生产要素价格“变贵”。据统计,中国工人的成本,2010年相当于美国的7%,估计2015年相当于美国的17%,中国制造业的成本优势将消失。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企业的环境成本将内在化,靠牺牲环境的低环境成本道路已行不通。中国企业的这些传统优势正不断被削弱。

材料二: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从对1500家出口型企业的调查来看:1500家企业中出口国家和地区在20个以上的,从2007-2011年上升了9%,出口目的地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欧美市场之外,新兴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出口正不断增加;50%以上的企业非制造环节对企业总利润贡献达到31%(非制造环节包括了研发设计、产品销售、渠道等),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中国的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移;50%以上的企业自有品牌产品的销售收入达到90%。2015年9月份,中国铁路国际(美国)有限公司与美国西部快线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设经营美国西部快线高铁。“中国速度”已经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中国装备的“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