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数据插入。用VB设计程序,主要功能如下:随机产生15个200以内的正整数数列,按升序排序后显示在List1列表框中,在文本框Text1中输入1个200以内的正整数,单击“插入”按钮Command1后将其插入到数列中,并保持数列仍然有序,显示在列表List2中,同时在标签Label4中显示插入的位置,程序界面如图所示。

实现上述功能的VB程序代码如下,请在划线处填上合适的代码。

Dim a( 1 To 20) As Integer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 )

Dim key As Integer

key =   ①   

i = 1

Do While key > a ( i ) And ( i <= 1 5 )

i = i + 1

Loop

Label4.Caption = “该数插入的位置是:” + Str ( i )

If  i = 16  Then

a ( i ) = key

Else

For j = 16  To  i + 1 Step -1

    ②  

Next j

a ( i ) = key

End  If

List2. Clear

For i = 1 To 16

List2.AddItem a( i)

Next i

End Sub

Private Sub Form_Load( )

'随机生成15个200以内的正整数

Randomize

For i = 1 To 15

a ( i ) = Int(Rnd * 200) + 1

Next i

'将15个数从小到大排序

For i = 1 To 14

k = i

For j = i + 1 To 15

If a ( k ) > a ( j ) Then k = j

Next j

If  i <>k  Then

t = a(i); a( i) = a ( k ):a ( k )

End  If

Next i

'将排好序的数输出在列表框Listl中

Listl.Clear

For i = 1 To 15

Listl.AddItem str ( a ( i ) )

Next i

End Sub

程序中①划线处应填入____,程序中②划线处应填入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12-13 12:11: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Val(Text1.Text),a(j)=a(j-1)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城里人与乡下人

毕淑敏

    最近几个月来,吃过的最美味一餐饭,是在乡间的小山村。正午时,背靠着池塘,秫秸搭成的简易凉棚下,老农端上自家种的玉米和土豆,还有刚刚从水中打捞起的半尺长的鱼,炭火上烤熟。

    那鱼被从中间剖开,平铺在黯哑的火焰上,一条好像变成了两条。浑身披挂盐霜,硬而微黄,好似生了薄锈的盔甲。吃到嘴里,鱼刺和鱼肉都是干脆而火爆的,咯吱吱,似嚼着一袭土色的蓑衣。

    我问老农:“用了什么调料呢?”

    他嘬着旱烟嘴,含混地回答:“盐。”

    盐是不消说的,看得见,而且,无所不在的咸。我说:“还有呢?”

    “没有了。”老农吐出一口烟雾,清晰地答。

    我不相信地反问:“没有花椒大料?没有豆豉辣椒?没有蚝油香叶?没有……”

    老农打断我:“你说的那些,都没有——光是盐。”

    我说:“今天才知道,盐是这样好吃啊。”

    老农就笑了:“说,你这个人啊,整差了。盐并不好吃,好吃的是我们给自己预备的这些个物产。乾隆年间老辈子怎么着种,咱现在还是怎么着种。”

    我反驳道:“乾隆年间老辈子好像没有这种甜糯玉米。”

    老农笑笑说:“你这个人还好较真。种子是没这会儿的好,我说的是种法。我们给自己吃的东西,用的是土法,没有化肥,没有农药,更没有激素。”

    说到这里,他沧桑的脸上露出一点点不怀好意的浅笑,说:“有件事,我一直整不明白,总想找个不见怪不爱生气的城里人打听打听。”

    我说:“您打听吧,我不见怪也不生气。”

    老人家清了清嗓子,以表明他将要询问的题目是多么不同寻常。在咽下了几大口唾沫之后,他说:“我们在庄稼和菜叶上,用了那么多化肥和农药,眼看着活蹦乱跳的虫子眨眼间就扑拉拉死了一地,可你们城里人一年到头吃的就是这种粮食和菜,怎么到如今还没有被药死呢?

    他原本就有地方口音,因为踌躇加之不好意思,让方言味变得更加浓厚。“药死”这个词,在他的发音里,说成“约死”。

    我听懂了他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第一个反应是为自己吞下那么多的农药和化肥加激素却“约而不死”,依然活蹦乱跳地大吃东西而深感惭愧。我说:“抱歉啊,我也不知道自己至今为什么还没有被‘约死’……”

    在一旁偷听我们对话的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解了我的围。

    他说:“早年间,有一个广告,唱的是“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记得吗?人就像害虫。打了农药,有些人生了癌症等恶病死了,有的就产生了抗药性,不死。你们这些不死的人,就像活下来的害虫,有了抗体,反倒更坚强了。”

    周围的人偷听到我们的话,七嘴八舌道:“是啊是这样。你看蟑螂,你看老鼠,不是一直被各种药饵毒杀吗?绝了吗?没有!越杀越多。城里人也跟它们似的,毒不死的。”

    我拿捏不准自己作为城里人的一员,在农药和化肥的围攻浸淫中,至今活着,是该自豪还是该悲哀呢?

    “我们从来不吃给城里人准备的东西。我们把给自己吃的东西和卖给城里人的东西,分成两个地块,绝不掺和。今天给你们吃的,就是平日留给俺们自己吃的东西”。老农家非常热情地说。我望着他善良而沧桑的脸,心中满是惘然。

    泾渭分明地把种粮的人和吃粮的人齐刷刷分开,给自己留下清洁的食品,然后用慢性毒药去“约”他人,这是生存的智慧还是蓄意的谋杀?

    我不敢生出责备老农的意思,倘若自己是农人,很可能也出此下策。面对现今中国的普遍现象,无奈,只得寄希望能变成杀不死的青虫。

    前两天看报纸,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以上。可否这样说: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吃的食品,其实是那少部分人不喜欢吃,不屑于吃,也不敢吃的。

    想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那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曾是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信条。现今在“吃”这个天大的问题上,怎么美德尽失?

    分手的时候,老农很开心地告诉我们,他的一双孙儿女,都考上了大学,以后也要成为城里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