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在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同时,也铸就了自身辉煌而独特的文明史。阅读有关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从秦统一后的2000多年,中国的统一时间,大约占70%,分裂的时间占30%......元朝和清朝的建立及其对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的贡献说明,中华民族不是由汉族一个民族缔造的,而是各个民族共同缔造的。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
材料二: 除古代中国外,全球其他地区的王朝覆灭后往往意味着人种、文化、宗教的更替,古埃及,
古巴比伦、古印度等都是如此。但中国的王朝却仅仅意味着坐天下者不同,其他一切照旧。这使中国文明获得了使西方史学家十分称奇的连续性。使中国文明连续不断的原因是很多的,有制度、文字、宗教等方面的因素
……                                          ——缪人凤《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内在原因及启示》
(1)据材料一指出是哪个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国家?材料中所阐明的中国历史的鲜明特点么?                                                                 
(2)据材料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等地区的王朝更迭,与古代中国的王朝更迭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对中国历史有何影响?请结合古代中国制度或文字等方面的史实说明其原因。  
(3)“中华民族”这个名称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中国各民族整体上对中华文化的民族认同。今天这种民族认同对中华民族实现复兴大业有何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0-10 05:02:3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1)秦朝;“大一统”或“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2)保持了中国历史的连续发展。例如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3)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使各族人民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靖康元年,以吴敏为行营副使,纲为参谋官。金将斡离不兵渡河,徽宗东幸,宰执议请上暂避敌锋。纲进曰:“今日之计,当整饬军马,相与坚守,以待勤王之师。”太宰时中忿曰:“李纲莫能将兵出战否?”纲曰:“陛下不以臣庸懦,傥使治兵,愿以死报。”乃以纲为尚书右丞。宰执犹守避敌之议。有旨以纲为东京留守,纲为上力陈所以不可去之意,上意颇悟。会内侍奏中宫已行,上色变,仓降御榻曰:“朕不能留矣。”纲泣拜,以死邀之。未几,复决意南狩,纲入见曰:“陛下已许臣留,复戒行何也?今六军父母妻子皆在都城,愿以死守万一中道散归,陛下孰与为卫?敌兵已逼知乘舆未远以健马疾追何以御之?”上感悟,遂命行。命纲为亲征行营使,以便宜从事,治守战之具,不数日而毕。敌兵攻城,纲身督战,募壮士缒城而下,斩酋长十余人,杀其众数千人。金人知有备,又闻上已内禅,乃退。求遣大臣至军中议和,纲请行。上遣李梲。金人须金币以千万计,求割太原、中山、河间地,以亲王、宰相为质。梲受事,自不措一辞,还报。纲谓:“所需金币,竭天下且不足,况都城乎?”宰执议不合,纲不能夺,求去。上慰谕曰:“卿第出治兵,此事当徐议之。”纲退,则誓书已行,所求皆与之,以皇弟康王、少宰张邦昌为质。时朝廷日输金币,而金人需求不已,日肆屠掠。四方勤王之师渐有至者,种师道、姚平仲亦以泾原、秦凤兵至。纲奏言:“金人贪婪无,凶悖已甚,其势非用师不可。彼以孤军入重地,犹虎豹自投槛阱中,当以计取之,不必与角一旦之力。”上深以为,约日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