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教科书中,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就是要强调反映局部抗战期间东北、华北、上海等地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把1931年开始的局部抗战与1937年开始的全国性抗战连接起来,以完整地论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史。
——朱汉国《试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的意义》
材料认为明确“十四年抗战”概念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
庞葱①与太子质②于邯郸③ ,谓魏王曰:“今有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④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选自《战国策〃魏策》)
【注释】①庞葱:人名,战国时魏国的大臣。②质:做人质。③邯郸:地名,赵国的首都。④大梁:地名,魏国的首都。
下列对古代黄河流域早期城市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古城由城墙围起来,城墙仅仅作为城市的管理边界
②古城已具有公共设施
③古城的布局已具有规划的痕迹
④古城与现代城市已无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