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要求把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产品推向世界的同时,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改善贸易结构。对这段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②有利于弘扬灿烂的中华文化,培育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体现
④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3-04 05:26: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2

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通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艰难曲折的工业化】

材料一: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等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一许紀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实业投资热,是中国的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它的主角是以盈利为主要动力的新兴企业家,他们投資的产业主要集中于民生领械,以提供消费类商品为主。面大量广的中小企业是最有活力的主流力量。根据国内学者计算,工业增长率在1912年到1920年达到13.49%

一一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焕发生机的工业化】

材料三:在中国经济史上,私营企业在1956年的集体消亡是独一无二的事件……-在百年现代化历程中,这是第五次,也是最彻底的国进民退。

——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相互学习的工业化】

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資本主义找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純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则《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