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题干
《清实录》中关于“国体”有不同的记载。1840年以前,“国体”的涵义多为“国家体制”;而1840年以后,其涵义多为“国家体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国体”内涵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B:历史学家对“国体”的解读前后矛盾
C:“国体”的内涵因政权更替而发生变化
D:《清实录》中“国体”内涵与国际接轨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12 11:55: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1
《耿飚将军回忆录》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周恩来总理在一次国际会议上的发言:“我们应该努力使朝鲜的停战状态转入和平状态。……采取措施来巩固朝鲜的和平,以便为和平统一朝鲜创造条件。”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同类题2
有两个同学用下面的方法来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在水平地面的一条直线上标出A、B、C三个点,拿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紧靠直线,A、B、C三点在刻度尺上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当小球贴着刻度尺经过A、B、C三点时,他们用手表记下了小球经过A、B、C三点对应的时刻,如图所示.则小球通过AB段的路程是
____
cm,时间是
____
s,平均速度V
AB
=
____
m/s;小球在BC和AC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BC
=
____
cm/s、v
AC
=
____
cm/s.
同类题3
不等式x≥﹣1.5的最小整数解是
____
同类题4
蚕什么时候就要吐丝了?( )
同类题5
单词拼写
小学学科试题库
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
小学科学
小学道德与法治
初中学科试题库
初中数学
初中语文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初中政治
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初中历史与社会
初中科学
初中信息技术
高中学科试题库
高中语文
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
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
高中历史
高中地理
高中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