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近年来,初中生拥有个人手机的比例越来越大,带手机上学的现象也是日益增多。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上学呢?这个问题目前社会上尚未形成定论。为此,某学校决定举行一次“初中生带手机上学,该禁还是不该禁?”的辩论会。辩论会上,甲、乙双方各抒己见,请你为乙方再补充一条理由。

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带手机上学。

理由:

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

②手机作为时尚消费品的一种,经常更新换代,容易在学生中间形成攀比。

③初中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兴趣,容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可以正确引导,不应禁止。

理由:

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②美国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07-16 03:15:0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793a\u4f8b1\uff1a\u5b66\u6821\u3001\u5bb6\u5ead\u82e5\u5584\u4e8e\u5f15\u5bfc\uff0c\u53ef\u4f7f\u5b66\u751f\u901a\u8fc7\u624b\u673a\u83b7\u5f97\u6700\u65b0\u7684\u65b0\u95fb\u8d44\u8baf\u7b49\u4fe1\u606f\uff0c\u6709\u5229\u4e8e\u5b66\u751f\u5173\u6ce8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发布,环保部今年又发布的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优越,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增强全社会对改善环境质量的信心:释放和传递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消息,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倡导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行动,积极参与到改善环境质量、全国打好补齐生态环保短板攻坚战的行动中来;并从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响应世界主题。同是希望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材料二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服务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