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观点:我方反对初中生带手机上学。
理由:
①手机的辐射对身体不好。
②手机作为时尚消费品的一种,经常更新换代,容易在学生中间形成攀比。
③初中生正处在成长阶段,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对手机里的信息极感兴趣,容易迷恋手机,荒废学业。
乙方观点:我方认为学生带手机,可以正确引导,不应禁止。
①手机进校园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分禁止,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②美国学校管理者联合会认为,学校应该鼓励手机在课堂上使用,让它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
③____
“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欧洲范围的冲突转变为全球性的冲突”。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因素是( )
【科技肩负重托,创新成就未来】
材料一: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材料二: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961年,于敏被国家选派参加氢弹理论预先研究。于敏当时正处在重大成果突破的关键时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于敏带领的科研队伍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的重大突破——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于敏不仅以其学术贡献令后辈们高山仰止,更以平和善良的性格赢得了爱戴。
材料三:***同志指出:“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他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是时代赋予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牢记重托、不辱使命、勇担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国梦中建功立业。
网络阅读、电子书、平板电脑等媒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还扩大了阅读群体;而数字技术和音乐、电影的结合,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电影票房和可观的下载收益,还深刻影响了大众的艺术审美习惯和审美方式。越来越多的人习惯通过网络和手机欣赏音乐,收看电视节目……。这说明科技( )
①使人们的道德观念发生了根本改变 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④使我们的生活不再依靠大自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继《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2011~2015年)》的发布,环保部今年又发布的201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旨在动员引导社会各界着力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绿色发展理念,从身边小事优越,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呵护环境质量,共建美丽家园,增强全社会对改善环境质量的信心:释放和传递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中国人人共享、人人有责的消息,激发全社会持久的环保热情,倡导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行动,积极参与到改善环境质量、全国打好补齐生态环保短板攻坚战的行动中来;并从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响应世界主题。同是希望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起正确的生态环境道德观,成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
材料二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服务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下列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