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校兴趣小组为“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向甲、乙两气球中分别注入10mL酵母菌培养液、10mL加热煮沸后冷却的酵母菌培养液,再向气球中分别注入适量相等的氧气,扎紧气球,分别固定于装有20℃温水的烧杯中.将整个装置置于20℃的恒温水浴中,记录实验开始30min后烧杯中液面变化量.实验装置如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形成对照以消除各种环境因素的变化带来的实验误差

B:实验开始的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烧杯内液面都没有发生变化

C:实验开始30min后,两烧杯内液面甲升高,乙没有发生变化

D: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培养液以确认是否进行的是无氧呼吸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17 12:00: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的对外贸易范围更加广泛,政府的政策也更加开明,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所以唐朝时期吸引了波斯、阿拉伯商人前来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中国商人的足迹也远达非洲和欧洲许多地区。

——摘编自杨晓璐《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

材料二:丝绸之路在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朝的西部疆域超过了汉朝,设置安西四镇,驻兵防守,由安西都护府管辖……为丝绸之路的畅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高宗至玄宗时期,从事国际商贸的粟特人,长期操纵着丝绸之路的转运贸易。他们不仅在经济交流而且在文化交流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摘编自攀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历史上,中国的丝绸、陶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这些传统的商品至今依然在海上丝绸之路广袤的沿线上焕发着新春。

——摘编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材料四: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俄罗斯总统普京等出席会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取得了丰硕的收获,目前已得到世界上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响应和支持,中方已与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合作协议。“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摘编自腾讯新闻《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