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6年我国消费者维权主题为“新消费 我做主”。确定这一主题旨在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绿色消费,提倡依法维权,让消费者主动做新消费的支持者。(注:绿色消费,是指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特征的消费行为,主要表现为崇尚勤俭节约,减少损失浪费,选择高效、环保的产品和服务,降低消费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材料二:2015年9月1日起施行的《食品召回管理办法》规定,食品生产者应当按照召回计划召回不安全食品,食品召回公告应该包括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义务和消费者退货及赔偿的流程。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对此,中学生小美认为:有了这些法,我们只要学习懂得相关规定,合法权益自然得以维护。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11-25 10:58: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落实《巴黎协定》应顺应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潮流,这充分尊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当前,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气候变化作为一项全球性威胁,关系到世界各国的切实利益。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之后,国际社会就开始了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治理好大气污染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按照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配合的原则,实施分区域、分阶段治理。近年来,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

材料二  近年来,随着全球现代化趋势的进一步发展,伴随着更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出现了历史上第二次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浪潮。这说明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等缺陷,要加强宏观调控。国家支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引导企业生产低碳环保产品,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鼓励企业减少污染,依法规范和惩处排放不达标企业,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检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并把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中。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支持巴黎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一份全面、均衡、有力度的协议,主张协议应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