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1952年底,一位农民在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那有多高兴啊……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
图一 图二
图三农民积极入社 图四社员吃“大锅饭”
材料二:建国以来农村土地政策和生产关系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安徽凤阳小岗村
粮食产量
人均口粮
人均分配收入
1976年
35000斤
230斤
32元
1979年
132300斤
800斤
200多元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考古文化遗存
标本编号
标本年代(公元前)
龙山文化晚期
SA98122
2030~1965
二里头文化第一期
XSZ104
1880~1840
二里头文化第二期
ZK5253
1685~1610
二里头文化第三期
ZK5249
1610~1555
二里头文化第四期
ZK5255
1560~1529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 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 二里头早期文化层直接叠压新砦期的地层。……新砦遗址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有外濠、城墙和内濠三重防御措施,中心区的高地上发现一座东西长92.6米、南北宽14.5米的大型浅穴式建筑遗址,其性质……是祭台,此处出土了铜器残片……等高规格遗物。
——赵青春《新砦考古的回顾与展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字内涵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请根据图一或者图二,确立一个为主题,并进行评析。(要求主题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读史有感“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来自一战的报道请回答:(1)上述场景反映的是哪次战役?(2)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一战的起止时间是什么?(3)大战爆发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其中哪个国家在大战爆发后参加到对方作战?(4)战争是残酷的,带来巨大的灾难,对此你有何感悟,设计一条宣传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