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材料一 从1950年到1952年,中国先后与苏联和东欧各国达成了交换留学生协议并陆续开始执行。据教育部统计,1950—1963年间总共派出留学生9 594人。分布于苏(8 357人)、东欧(共925人):东德273,捷克238,波兰160,匈牙利88,罗马尼亚75,保加利亚68,阿尔巴尼亚23、西欧和亚洲各国17人。
材料二 从1979年到2000年,仅由中国教育部门派出的留学生就达45.77万人,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20万、日本5.5万、加拿大3.8万、英国3.65万、德国2.6万、澳大利亚1.78万、法国1.63万、俄罗斯1.18万。此外,还有大批青年通过亲友和其他渠道出国留学,未包括在教育部门的统计数据之内。
——以上材料均摘自《百年接力留学潮》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2013年4月份,法国皮诺家族的代表皮诺先生表示,将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青铜鼠首和兔首。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有:①鼠首和兔首遗失海外是在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之后;②鼠首和兔首是侵略者用非法手段掠夺的,理应无偿归还中国;③在追讨海外流失文物的过程中,我们要据理力争,通过外交和法律手段索回流失文物(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
结合材料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相关史实,围绕“危机与救亡”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