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  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5-06 08:16: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完成文后习题

井绳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首先发现的。在他们之前,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水,一根井绳,一颗虔诚的心。

       面对水井的时候,要让自己燥热、混乱、凶狠的心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内心安静一些,清澈一些。低下你高贵的头,夸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洁净明亮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地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不再做美丽的梦。他们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他心目中的月亮仍然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那是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吴刚的月亮。没读过诗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那个月亮。

       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他一生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

       他抬头望一眼天上的月亮,微笑着低下头来,就看见水井里等待出水的月亮。他弯下腰伸出手,就把那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乍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有多长?据美国航天局说,是30万公里。走了30万公里,他们到达了一块冰冷的石头。我丈量了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3米。父亲通过这3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冷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父亲满身披着圣洁的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我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

       我记着父亲那根井绳,3米之下,就能接触到月亮;3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般的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