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自号大潜山人,清末合肥西乡人。1884年,中法战争的战火烧到祖国宝岛台湾,刘铭传临危受命,领导台湾军民成功地进行了抗法保台反侵略战争。1885年,清廷颁旨,使台湾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省份,而刘铭传则被任命为首任台湾巡抚。此后,刘铭传大刀阔斧地在台湾进行了各项建设和改革事业。
刘铭传到台湾各地巡视、查勘,于1887年10月正式提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行政建置定为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由于过去封建统治者一贯采取歧视和隔离政策——将其蔑称为“番”,致使原住民和汉族民众之间尖锐对立。刘铭传总结了前人“理番”的经验救训,采取了“以抚为主,以德服番”的方针。同年刘铭传设立抚垦总局,兼任抚垦大臣,命今地方官府对于番民“教之耕耘,使饶衣食”,发展番地生产。他在任台湾巡抚期间大力兴办和整顿各种实业,其中最著名的为基隆煤矿。交通方面也发展迅速,最值得称道的是台湾铁路的修建。刘铭传提议修建台湾铁路,经过将近四年的艰苦施工,台北至基隆段铁路于1891年竣工通车。
——《刘铭传与台湾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