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研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光,教材中设计了“小钢球撞木块”的实验(如图所示)让静止的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球从不同高度落下,目的是为了让小球获得不同的运动速度
B:在实验器材的选择时,可以不考虑斜面的光滑程度,被撞木块的质量和软硬等因素
C:该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如分别控制小球滚下的高度、小球的质量等
D: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采用转换法,用木块移动的距离来表示动能的大小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或=.
5+2+4____14
如图,△ABC中,∠B=90°,AB=6,BC=8,将△ABC沿DE折叠,使点C落在AB边上的C´处,并且C´D∥BC,则CD的长是( )
实验次序
1
2
3
滴入Ba(OH)2溶液的质量/g
20
40
60
生成气体的质量/g
0.85
m
2.55
试分析并计算:已知:(NH4)2SO4+Ba(OH)2=BaSO4↓+2H2O+2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