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科书及相关历史材料,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延续与变迁等概念,在探究过程中反思历史,是历史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根据提示,完成探究活动。
材料一:大西洋沿岸部分国家(地区)在世界工业产量中的比重(出自《大国的兴衰》)
材料二:到1995年,美国的生产总值占了全球的一半,而它的人口总数却只占全球的6%。——《美国史》
材料三:冷战进程中,美国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消耗了经济实力。……正是美国在朝鲜战争中的“特需”将日本从萧条中拯救出来。——《战争与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而今年受欧债危机就业困难的影响,除了极少数省份的高考报名人数比去年稍有增长之外,中国大多数省份的高考人数出现了减少状况,个别省份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了10%,新的“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农村和校园里蔓延。
材料二:在谈到农村当前发展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时,小明的爷爷反映:现在的村民物质生活富裕多了,但业余生活仍然很单调,连找个读书的地方都难,而赌博、迷信活动有所抬头,社会风气有待进一步净化。
2016年初,首个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正式开业,与既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相比,中国由过去的参与者变成了组织者。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一举措( )
①表明中国同有关国家存在着共同利益,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②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③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发挥“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新优势 ④有利于转移国内的各种矛盾,促进中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构建者和推动者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一种义务,是一种光荣。”这句话说明( )
①爱国情感决定着人们对自己理想的选择 ②爱国情感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一种高尚情操
③爱国情感是我们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义务感、认同感、自豪感等 ④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自愿地将个人理想与祖国需要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