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老师通常会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史学范式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符合全球史观的说法是
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记
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
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如图所示,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调到____ ,这样做是为了____ (2)当蜡烛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____ 。(选填“实”或“虚”)像。(3)小明把爷爷的老花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____ (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9
____
11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80年前的那场伟大远征,创造了人类为追求真理和光明而坚定执着顽强进取的伟大史诗。经过长征,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经过长征的千锤百炼,我们党在思想上不断成熟,成为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成为中国革命赢得最后胜利的中坚力量。
结合材料,从认识论角度,谈谈党是怎样在长征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