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①____ ,②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 (填字母标号,下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在用足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氧气产生的速率逐渐减慢,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____ ,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需要用装置F,气体应从 ____  端通入(填“a”或“b”).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5-24 08:45: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u957f\u9888\u6f0f\u6597,\u96c6\u6c14\u74f6,A,2KMnO4=\u25b3K2MnO4+MnO2+O2\u2191,\u5c0

同类题3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人民在他心中

    朱伯儒伯伯高高的个子,他那双深沉的眼睛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严厉的感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尽管  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能热情帮助别人。人民的(疾苦  痛苦  困苦)牵动着他的心,他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

    朱伯伯关心别人的事迹多得很。

    在河南省内乡县时,他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十分(疾苦  痛苦  困苦),就写信给自己的妻子,要她把家中的旧衣服多寄些来送给群众。

    在武汉空军工地上,身为民工大队长的朱伯伯,成天和民工一起(艰难  艰苦  艰巨)施工,他流的汗水从不比民工少。民工的家属到工地探亲,他总是把自己的住房让出来,自己和民工挤在一起过夜。民工胡仕元是个能干的好青年,可是身体弱,家庭生活又(疾苦  艰苦  困难)。他生病以后一连5年,都是朱伯伯出钱为他治病,接济他们全家人的生活。

    1975年,在火车上,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突然患病急需输血。朱伯伯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又改变了自己的路线,一直把这位老人送到家。

    是什么力量促使朱伯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呢?朱伯伯说:“没有人民的养育,我就活不到新社会,更不能成为一名干部。我对人民有感情,看见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就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努力  尽力  奋力)去帮助他们。”朱伯伯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