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在近现代历史舞台上,美俄两个世界性大国演绎着各自的精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肯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苏俄)是“走向强国的时代”;30年代的美国是“战胜危机的时代”… …
材料三 (新政时期)罗斯福政府通过国会制定七百多个法案。如整顿金融的《紧急银行法》以及《全国工业复兴法》……    
——《世界上下五千年》
(1)材料一中美俄两位领导者各自化解了本国什么社会危机?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 20世纪20年代的苏联(苏俄)领导人为走向社会主义强国进行的探索措施。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战胜危机”的措施的特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特征是什么?
(4)让历史告诉未来,请你就美俄关系的发展前景发表你的见解。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1-04-30 08:44: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1)美:黑人奴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农奴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2)①实施新经济政策;②成立苏联;③制定并实施五年计划(或优先发展重工业,致力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3)新政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苏联特征: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4)三种观点:一是和平友好,理由: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等。二是时有摩擦,时有缓和;三是摩擦不断,关系恶化。

同类题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实体经济“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受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和出口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些传统产业发展遇到较大困难,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部分行业甚至面临全行业亏损的局面。与此同时,大量的社会资金流向股市、房地产等,以钱炒钱、赚快钱现象大量存在。实体经济“脱实向虚”,给我国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带来威胁。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我国实体经济面临困境的原因,并说明使实体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应如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