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93年,皇帝作出指示,“此次英咭喇(英吉利)贡使到后,一切款待固不可踵事增华。但该贡使航海远来,初次观光上国,非缅甸、安南等处频年入贡者可比。”一道谕令称马戛尔尼使团应得到适当的礼遇和较好的款待。另一道上谕重申,应适当地、不卑不充地接待该贡使,以显示天朝的怀柔之恩。朝廷每天拨出5000两的慷概款项来照料使团前往北京,而在使团运留京城期间,则每天拨款1500两作为款待费用。
材料二:在鸦片战争前,钦差大臣林则徐曾请美国传教士伯驾翻译了瓦奏尔的《国际法》中的三个章节,但还没有《国际法》的全译本,不懂国际法致使早期中国的谈判者犯了许多大错误:他们在关税自主、治外法权和最惠国待遇等一些重大的问题上轻易让步,而在诸如外交代表驻节和觐见不行磕头礼之类平常的、无关宏旨的事情上拼死相争。美国传教士兼教育家丁韪良认为中国急需外交指南,决心翻译一部国际法著作。在中国助手的帮助下,他开始翻译惠顿的《国际法原理》,希望以此表明,有一些约束西洋人的国际关系原则,也希望他的译本能促使不信基督的中国政府承认基督教的精神。急于了解西洋外交的恭亲王,很急切地想知道国际法。
在美国公使封安臣的帮助下,丁韪良的译本于1864年呈递到总理街门。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