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过海
一个晴朗的日子,我们的船在蓝色的大海上航行。大海呀,水连天,天连水,望也望不到边。
一群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的燕子,在大海的上空不停地飞呀,飞呀……它们一定是太疲倦了,看见我们的船,就像雨点一般落下来,伏在甲板上休息。
过了一会儿,有的燕子又起飞了;有的燕子倒在甲板上再也飞不起来了。
水手们向远飞的燕子挥手告别,又把死去的燕子轻轻放到蓝色的大海里。
我在船票上画上一只燕子。我知道燕子是益鸟,更知道小小的燕子并不软弱。南来北往,不管路途多么遥远,小燕子总是坚强地飞着,飞着……
如图所示,铅笔的质量为6g,铅笔尾端的面积是0.4cm2,当两手指用4N的力从两端相向压住铅笔时,求:(1)铅笔受到的重力;(2)笔尾对手指的压强(取g=10N/kg)。
材料一: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皇明祖训》记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频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是所在连结为乱,清髮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年),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兴盛,“海禁愈产,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闲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学者估计,隆庆开禁后输入中国的白银至少1亿两左右,促成了税收等政策的改变。
——摘编自晁中辰《明代海禁与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