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为了测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一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其操作步骤为:
A按图示装置安装好实验器材,并将木板调整为水平;
B将物块靠近打点计时器,并用手按住物块,在动滑轮的挂钩上挂上钩码;
C记录下所挂钩码的个数n以及每个钩码的质量m;
D继续按住物块,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松手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E取下纸带,并根据纸带上的点计算出物块运动的加速度a;
F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上面的步骤,打出几条纸带;
G将多次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在坐标纸上作出物块的加速度随绳子拉力变化的图线;
H由图线求出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上述实验步骤中,你认为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作出物块的加速度随绳子拉力变化的图线(a-F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丙所示),图线与横坐标交点的坐标为b,图线的斜率为k,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
(4)你认为该同学测出的动摩擦因数比真实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还是“相同”)
上一题 下一题 0.65难度 实验题 更新时间:2018-03-24 02:00: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