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根据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填空。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6-30 08:54: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完成文后习题

井绳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首先发现的。在他们之前,在古代,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

    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水,一根井绳,一颗虔诚的心。

    面对水井的时候,要让自己燥热、混乱、凶狠的心静下来,不要怀着总想征服什么的冲动,内心安静一些,清澈一些。低下你高贵的头,夸下你高贵的身子,你就会看见,从水里,从岁月深处,一轮洁净明亮的初月正向你升起,并渐渐地走向你,走进你的生活。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不再做美丽的梦。他们让人类离月亮越来越远,离石头越来越近。

    我父亲不知道人类的宇航船在天上折腾些什么,他心目中的月亮仍然是古时候的那个月亮。那是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吴刚的月亮。没读过诗的父亲也知道,李白打捞的就是水里的那个月亮。

    父亲几乎天天都要和月亮会面。他一生都在打捞水中的那个月亮。你见过我父亲在月夜里挑水的情景吗?

    他抬头望一眼天上的月亮,微笑着低下头来,就看见水井里等待出水的月亮。他弯下腰伸出手,就把那月亮打捞上来。

    两个水桶里,盛着两个月亮,一前一后。乍一看,是父亲挑着月亮;仔细看,是两个月亮抬着父亲,一闪一闪地在地上行走。

    通向月亮的路有多长?据美国航天局说,是30万公里。走了30万公里,他们到达了一块冰冷的石头。我丈量了父亲用过的井绳,全长3米。父亲通过这3米的距离,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

    审美是需要保持距离的。取消距离,美国得到一块冰冷的石头;谦卑地怀着敬畏守着一段距离,我父亲满身披着圣洁的月光。

    我发现,美国是一个会折腾的技术员,我父亲是一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美学家。

    我记着父亲那根井绳,3米之下,就能接触到月亮;3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般的月光。

同类题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世界

中国

18世纪中后期

1750年,欧洲五国英、法、德、俄、意GDP共占世界份额17%。

1781年美国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1750年,中国GDP占世界份额32%,居世界首位。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平定准噶尔的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至此实现了全部的统一。

19世纪前半期

1832年议会改革,是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又一次进步。

18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至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不久颁布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

1820年道光帝登基,十日后其着手撤换军机大臣,改组军机处。

1838年至1842年,中国向外输出的茶叶年均在四千多万担,到1846年达到八千多万担,生丝出口,由三千余包增至一万八千余包。

1861年咸丰帝批准成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为清政府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19世纪60年代,中国发生洋务运动,近代工业产车;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

上表为18世纪中后期——19世纪前半期中外政治经济领域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比表中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体现中外比较或关联,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