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李白《行路难》抒发了自己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并吐露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B:曹操《观沧海》”洪波涌起”中的“涌”字用得尤其出色,让读者不仅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C:文天样《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体现了他坚贞不屈的气节。
D:《〈诗经〉两首》都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充分表达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不同的是《关雎》意境含蓄,场景朦胧;《蒹葭》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
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导管运输到其他器官的。
材料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府兵卫士免除租调力役,自备资粮,定期轮流宿卫京师或充当边兵。随着均田制的逐渐破坏,农民为躲避沉重的徭役和兵役,逃亡日多,府兵的兵源枯竭;卫士不能按时更番轮替,边兵久征不还,难以自备资粮,“浸以贫弱,逃亡略尽”,府兵制濒于瓦解。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招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优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非招募而来的边兵。至此,征发均田农民担任卫士的府兵制演变为朝廷供给资粮的募兵制。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