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但在水稻的生育期中,稻瘟病危害水稻的生长发育,导致减产.稻瘟病引起水稻病症主要有褐色病斑型和白点病斑型,采用适宜播种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水稻A、B两品种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实验结果:
播种方式 试验编号 | 植株密度(×106株/公顷) | 褐色病斑型发病程度 | 白点病斑型发病程度 | 单位面积 产量 |
| 品种A | 品种B |
1 | 单播 | 6 | 0 | ﹣ | +++ | + |
2 | 单播 | 3 | 0 | ﹣ | ++ | ++ |
3 | 混播 | 3 | 3 | + | + | +++ |
4 | 单播 | 0 | 6 | +++ | ﹣ | + |
5 | 单播 | 0 | 3 | ++ | ﹣ | ++ |
注:“+”的数目越多表示发病程度越高或产量越高,“一”表示未染病.
据题干信息及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抗白点病斑型的水稻是品种____ ,判断依据是____ .
(2)设计1、2两组实验,可探究____ .
(3)1、3、4三组相比,第3组产量最高,可能原因是____ .
(4)稻瘟病病原体与水稻之间属于____ 关系.若实验田的水稻被某种鸟大量捕食而明显减少时,该鸟的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 信息,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 功能.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鸟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脱落,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
____ (选填“偏小”或“相等”或“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