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就“改革和思想解放运动哪一个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更大?”展开讨论。下面是部分同学的讨论记录,阅读后回答问题:
小明:当然是改革的作用更大。改革可以使一个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也可以使封建农奴主度过统治危机;改革也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自强御侮的一种选择;改革还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手段。
小华:不然,思想解放运动往往是社会进步的先导,为社会的发展吹响冲锋的号角。
请回答相关问题:
“历史探究性学习”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组织和引导学生用类似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即收集历史资料并运用历史资料,去分析问题,作出合乎逻辑解释的学习方式。其中,教师选定教材中的内容,指定相关参考书籍进行探究学习的文献法是适合高中生的探究方式之一。
下面是某位历史教师给学生提供的课题与参考书目:
探究课题
深入探究欧洲启蒙运动
参考书目
作者
出版社
《文艺复兴史纲》
陈小川
人民大学出版社
《法国大革命史》
马蒂厄
商务印书馆
《美国建国简史1——独立宣言:渴望自由的心声》
玛丽·莫斯特
中共党史出版社
《美国建国简史2——美国宪法:实现良治的基础》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陈来
《启蒙运动与现代性》
詹姆斯·施密特
上海人民出版社
请根据教师提供的课题以及参考书目,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该教师预设的探究角度并说明理由。(要求:指出3个探究角度,逻辑清晰,理由充分,史论结合)
材料一:魏初,民多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而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给事中李安世上言:“岁饥民流,田业多为豪右所占夺;虽桑井难复,宜更均量,使力业相称。又,所争之田,宜限年断,事久难明,悉归今主,以绝诈妄。”魏主崐善之,由是始议均田。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三年
材料二:内秘书令李冲上言:“宜准古法:五家立邻长,五邻立里长,五里立党长,取乡人强谨者为之。邻长复一夫,里长二夫,党长三夫,三载无过,则升一等。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群臣多言:“九品差调,为日已久,一旦改法,恐成扰乱。”文明太后曰:“立三长则课调有常准,苞荫之户可出,侥幸之人可止,何为不可!
——《资治通鉴》卷一三六《齐纪二》武帝永明四年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人口达到13.7亿。据统计,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0年来人口增长状况如下表,该表说明我国( )
时间段
1990年—2000年
2000年—2010年
人口净增长数
约1.32亿
约0.74亿
下列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