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尼古拉·伊万诺维奇·布哈林(l888-1938),联共(布)的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经济学家1920年初,他完成《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认为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进行的,否定了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在过渡时期的作用。1921年,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派反对并提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论,认为在经济落后的苏联,只能通过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品价格、增加赋税等牺牲农民的办法来发展工业。布哈林批驳托洛茨基派现点,他指出:“俄国将拉着农民的大车以蜗牛爬的速度建设社会主义。”他认为解决工业发展缓慢问题,必须从发展农村生产力着手,把新经济政策推广到农村去、只有农村富裕了,有了市场,工业才能徉到发展;在农业社会主又改造中应该先组织消费合作社,再转到生产合作社,通过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地发展,反对过早地实行农业集体化;反对不顾现有的客观条件.盲目地追求指标。他认为要注意发展轻工业,使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达到完美的结合。
——摘编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如图为某人肾单位内葡萄糖含量变化曲线图,其中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有关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名称分别是( )
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