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是理化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 )
A: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会生成CO2,燃烧能生成CO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
C:水沸腾时吸热,温度升高,因此沸腾时水的内能增大
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请不要在孕妇身旁吸烟,有害物质会通过孕妇影响胎儿.孕妇和胎儿之间联系的“纽带”是( )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塞外杂咏① 林则徐 天山万笏②耸琼瑶,早我西行伴寂寥。 我与山灵相对笑,满头晴雪共难消。 【注】①此诗作于作者被革职后,西行伊犁途中。②笏:封建时代大臣上朝拿的手板,用象牙、玉石或竹片制成,可以在上面记事。
如图的树形图表示几种生物的进化关系,请根据图中反映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哦,中学时代 ①人近中年,常常ào_______悔青少年时由于贪玩或不明事理,làn________用了许多珍贵的时光。想想我的中学时代,我可算是个名副其实的“玩将”呢!下棋、画画、打球、说相声、钓鱼、掏鸟窝等等,玩的花样可多哩! ②我还喜欢文学。我那时记忆力极好,虽不能“过目成诵”,但一首诗念两遍就能吭吭巴巴背下来。也许如此,就不肯一字一句细嚼慢咽,所记住的诗歌常常不准确。我还写诗,自己插图,这种事有时上课时做。一心不以二用,便听不进老师在讲台上说些什么了。 ③我的语文老师姓刘,他的古文底子颇好,要求学生分外严格,而严格的老师往往都是不留情面的。他那双富有捕捉力的目光,能发觉任何一个学生不守纪律的行动。瞧!这一次他发现我了。不等我解释就没收了我的诗集。晚间他把我叫过去,将诗集往桌上一拍,并不指责我上课写诗,而是说:“你自己看看里边有多少错?这都是不该错的地方,上课时我全都讲过了!”他的神色十分严厉,好像很生气。我不敢再说什么,拿了诗集走去。后来,我带着那本诗集,也就是那些对文学浓浓的兴趣和经不住推敲的知识离开学校,走进社会。 ④社会给了我更多的知识。但我时时觉得,我离不开,甚至必须经常使用青少年时学到的知识,由此而感到那知识贫薄、残缺、有限。有时,在严厉的编jí_____挑出的许许多多错别字、病句或误用的标点符号时,只好窘笑。一次,我写了篇文章,引了一首古诗,我自以为记性颇好,没有核对原诗,结果收到一封读者客气而又认真的来信,指出错处。我知道,不是自己的记性差了,而是当初记得不认真。这时我就生出一种ào______悔的心情,恨不得重新回到中学时代,回到不留情面的刘老师身边,在那时光充yù_____,头脑敏捷的年岁里,纠正记忆中所有的错误,填满知识的空白处。把那些由于贪玩而荒废掉的时光,都变成学习和刻苦努力的时光。哦,中学时代,多好的时代! ⑤当然,这是一种梦想。谁也不能回到过去。只有抓住自己的今天,自己的现在,才是最现实的。而且我还深深地认识到,青年时以为自己光阴无限,很少有时间的紧迫感。如果你正当年少,趁着时光正在煌煌而亲热地围绕着你,你就要牢牢抓住它。那么,你就有可能把这时光变成希望的一切,你如果这样做了,你长大不仅会做出一番成就,而且会成为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 (作者:冯骥才)
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虽有佳肴》
【乙】学者①有四失②,教者③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④,或失则寡⑤,或失则易⑥,或失则止⑦。此四者,心之莫同也⑧。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⑨,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者有四失》
【注释】①学者:学习的人,即学生。②失:过失,缺点。③教者:教育者,即老师。④多:学得过多(而不去实践)。⑤寡:学得太少。⑥易:把学习看得太容易。⑦止:遇到困难就不再学习。⑧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⑨教也者:做教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