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材料一 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 《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 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请回答:
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桃花源”也已经是理想社会和优美风景的代名词。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文字的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②“桃花源中人”“不知秦汉,无论魏晋”,已成后人常用的词语③西方的政治名著《乌托邦》《太阳城》与其相类④从中可以看出老庄哲学与空想社会主义的影子
对我国村民委员会认识正确的是( )。
关于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