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我们的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养成守纪的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尊重,学会合作,有礼貌有教养,常怀感恩之心。这主要在说明老师是(  )

A:我们学习的指导者

B:只要做到尊重、合作,事业就一定能够成功

C:只有老师才能教我们做人的道理

D: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4 07:44: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3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和文化上虽然发展程度不同,但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共同发展、共同缔造伟大的中国。纵观古代,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但是,战争与冲突是暂时的,民族友好才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

材料二: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开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

——《魏书》

材料三:

材料四:在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地方政权很多,其中有南方的南诏。南诏的生金、丹砂、浪人剑、棉布等土特产传入唐朝,南诏乐也传入唐朝。南诏从汉地吸收不少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成都工匠在南诏传授纺织技艺,南诏手工业发达起来,与蜀地不相上下。唐文化也大量传入南诏。

——选自《文物隋唐史》

材料五:清康熙、乾隆年间,陆续在承德避暑山庄外建了12座大型寺庙……融合了汉、藏、蒙古、维吾尔等族的建筑风格……清乾隆皇帝称赞那些寺庙时,写下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的诗句。

请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