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史载:唐代官营丝织业“凡织紝之作有十:一曰布,二曰绢,三曰施,四曰纱……八曰绮”,反映唐代官营丝织业生产(    )

A:分工细致

B:规模巨大

C:品种丰富

D:供不应求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03-21 11:59: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小议读书

    ①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读书,从本质上讲,就是读者的心灵和上下古今的伟大智者的心灵进行对话。但真正要把书读好,需搞明白三个问题。

    ②一是为什么读书。这是读书“入口处”第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纵观天下读书人,一般有两种读书心态:出于实用和出于兴趣。实用性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手段,以适应工作、职务需要和追求财富等为目的。兴趣性读书则是出于爱好,丰富自己的精神和知识世界,提高个人素质。现在的许多学生不知道为何读书。只是为了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工作,属于被动地学习,这是对读书目的严重扭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之一。

    ③二是读什么书。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书籍是无法穷尽的。庄子有言:“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矣。”要减少读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增强针对性,最好的办法就是读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就是有生命力的,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可以穿越时空的东西。反复读经典,每次心得和收获都不一样。毛主席读《红楼梦》读了5遍,圈点阅读《资治通鉴》17遍;温家宝总理读《沉思录》近100遍,天天都在读,这就是经典。有些东西当时看来是经典,过一段时间再看,还是经典。如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等等都具有永恒的真理价值。

    ④三是如何读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一百本书而不思考,不如思考着读一本书。前人也不是完人,也有认识偏颇的地方,甚至错误的地方。有些观点或论断,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正确的,用新的视角来审视,可能是不合时宜的;也有些观点或论断,结合新的实践或新的元素是可以创新发展的。所以,我们读书要边读边思,于不疑处有疑,善于存疑,敢于存疑,然后进行深度思考,形成自己的学问。不仅要思考其中的思想内容,最重要的是掌握蕴含其中的思维方法,掌握了先进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人就有了力量。

    ⑤最后,要善于活化知识。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取知识,但零碎的、没有系统的知识是没有多大价值的,这就需要活化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系统。人的大脑好比电脑,脑子里存储了大量的零碎的知识,如果不去消化、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在脑容量里多占了点空间而已,这样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存越小,反应越慢,脑子容易僵化。知识是冰,是死的,而智慧是水,是活的,只有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才是到达了读书的真境界。

(有删改)

同类题5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世袭

徐志义

       ①爬上高高的脚手架,薛有致把安全带扎身上,挂钩还没有挂在架子上,不留神一脚踩空,“啊——”一声往下掉,乔师傅眼疾手快,俯身抓住,提了上来。薛有致脸色煞白,浑身打战,深情地喊了一声:“师——傅——!”

       ②乔师傅听着,像喊爹!

       ③乔师傅的儿子和眼前的薛有致年龄一样大,却比薛有致幸福得多!起码说,乔师傅不会让儿子趁暑假打工挣钱交学费,更别说让儿子站在这高高的脚手架上晒太阳、砌墙抹灰、玩性命。虽然自己和富贵人家有天壤之别,两间住房还是租赁的,却要让儿子和富贵人家的孩子看齐。富贵人家的孩子吹“黑管”,儿子喜欢上了,他也花上千元给儿子买来那种乐器;富贵人家学绘画,儿子说喜欢,他勒紧裤腰带花钱送儿子也上了那种才艺班;富贵人家的孩子追歌星,他也烧钱一样花高价买票去看那种歌星演唱会。国家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自己再穷也不能不满足孩子啊!只是,儿子又提出了一项最新要求,他实在无能为力了。在工地伙房做饭的老伴说:儿子这是要逼死咱俩啊!

       ④现在,薛有致差点从高空坠落,更坚定了乔师傅要满足儿子最新要求的心愿,他不能要儿子再像自己一样卖苦力,像薛有致一样受苦。薛有致这孩子看着精明,性格却孤辟,不爱和人说话,说话也不掏心窝子。

       ⑤薛有致刚来工地时,乔师傅就很怜悯地问他家庭情况,他只是微笑、摇头。凭感觉乔师傅猜出来了,薛有致是爸妈离婚了,各自去找幸福不管孩子了。这种情况在城里可不少见。

       ⑥乔师傅救了薛有致一命,薛有致明显地和乔师傅亲近了。休息时,主动和乔师傅拉家常,问乔师傅的家境,还问乔师傅有没有什么困难。乔师傅不像他,说起话来可是竹筒倒豆子,说他的儿子和薛有致一般大,可享福了。望子成龙,富家是这样,穷家更要这样,要不然怎么拔掉穷根呢?薛有致却问,放暑假了,您怎么不让他自立一下呢?乔师傅却哈哈大笑:像你一样?也来卖命?俺可不是你那狠心的爹妈啊!薛有致又问,师傅家有没有什么困难啊?乔师傅感到话不投机了。我有什么困难你能帮得了吗?你比我还穷!他讥讽说:“比你那个破家强多了。不过,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那孩子,要出国上学,三十万,我一万也没有啊!”“那你让他去吗?”“去,想什么法子也得去!”“真是,富要遗传,穷也要遗传。”薛有致叹息。

       ⑦乔师傅一下子瞪大了眼睛,他听不懂“富要遗传,穷也要遗传”是啥意思,问薛有致,薛有致说:“我是说你为啥不让他自立呢?”这句话他刚才说过了,显然,那句很高深的话的后面,薛有致对他还藏着什么。

       ⑧当薛有致得知乔师傅要去医院卖肾换取儿子出国留学的三十万费用时,他极力阻止了乔师傅。第二天当他拿出了一张三十万的卡交到乔师傅的手里时,乔师傅像撞见了天神,惊呆了。薛有致深情地说:“师傅,我怎么能让你去卖肾呢?我爸说了,别说三十万,就是三百万、三千万,咱家也拿得出啊,就是拿出再多的钱,也报答不了师傅的救命之恩!”

       ⑨乔师傅夜里睡不着,他现在知道了薛有致是个富家子弟,而且是个大富翁的孩子。慢慢地,他就想明白了,想明白了那句“富要遗传,穷也要遗传”的意思。小树不折要疯长,养树人是有责任的。这样想来,倒不是他救了薛有致一命,而是薛有致也在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