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2011年6月12日,京沪高铁开通运营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从辩证法角度看,高速铁路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是因为
①它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②新出现的事物,前途都是光明的
③符合我国实际,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④它是对旧的铁路模式的彻底改变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4-06-11 09:49: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A

同类题3

关注世界,关注未来,关注国家的发展。2011年是苏联解体20周年,以史为鉴,继往开来。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8—1937年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发展状况表

项目

1918年

1929年

1930年

1934年

1937年

集体农庄数(单位:千个)

1.6

57.0

85.9

233.3

243

参加集体农庄的户数(单位:百万户)

0.02

1.0

6.0

15.7

18.5

集体化的比重:占农户总数的百分比

0.1

3.9

23.6

71.4

93.0

占总播种面积的百分比

不详

14.9

33.6

87.4

99.1

——齐世荣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第一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材料二  (赫鲁晓夫提出)在最近十年(1961—1970年)里,苏联在建立共产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在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方面将超过最强大最富裕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

在第二个十年(1971—1980年)结束时,……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建成共产主义社会将在下一个时期完成。

——齐世荣主编:《当代世界史资料选辑》第一分册,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材料三  勃列日涅夫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苏联工业年均增长率为8.4%。第二阶段为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1971—1975年,工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为7.1%,比前五年下降1.3%,其后五年又下降2.6%。第三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1982年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8%。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

材料四  1981—1985年,苏联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5.1%、3.1%、2.2%、1.8%。因此,戈尔巴乔夫一上任就惊呼,“国内形势已经潜伏着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

——《历史2(必修)·历史材料与解析》人教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