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东西各国皆行此政体,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二:西太后与荣禄已早定密谋,于前一日下诏……(命)二品以上大臣,咸具折诣后前谢恩。政变之事,亦伏是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三:1868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颁布了《五条誓文》: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旧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请回答: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7-02-25 03:19: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祖莹,字元珍,范阳遒人也。父季真,位中书侍郎、钜鹿太守。
      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二为中书学生。耽书,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
      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僮仆,父母寝睡之后,燃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
      时中书博士张天龙讲《尚书》,选为都讲。生徒悉集,莹夜读书劳倦,不觉天晓,催讲既切,遂误持同房生赵郡李孝怡《曲礼》卷上座。博士严毅,不敢还取,乃置《礼》于前,诵《尚书》三篇,不遗一字。 讲罢,孝怡异之,向博士说,举学尽惊。后高祖闻之,召入令诵五经章句,并陈大义,帝嗟赏之。以才名拜太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