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6年,德国哲学家尼采在《不合时宜的考察》一书中指出:普法战争虽以德国胜利告终,其险恶后果却是使德国文化颓败,“使德国精神为了‘德意志帝国’的利益而遭失败乃至取消”。这段材料旨在( )
A:批判德国的军国主义和强权政治
B:说明普法战争损害德国利益
C:反思德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灾难
D:呼吁德国创造一种新的文化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 一部重要的法律,它与每个人的福祉息息相关。该法律是( )
A.
B.
C.
D.
E.
下面三幅图片分别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的三次侵华战争,请仔细观察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请你分别指出这三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影响。(每次战争各一句话)(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到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三个条约的哪一条款?(3)对于三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你有哪些感慨?(4)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请写出一个19世纪末反抗外来侵略的事例。说说我们可以从前辈身上学习和继承哪些优良品质和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