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
年代 | 田赋 | 工商税(含盐税、厘金、关税等) | ||
数额(单位:元) | 百分比 | 数额(单位:元) | 百分比 | |
1842年 | 42,293,282 | 76 | 13,030,589 | 24 |
1885年 | 49,829,423 | 48 | 53,405,201 | 52 |
1890年 | 51,999,675 | 44 | 66,323,100 | 56 |
1903年 | 57,269,194 | 38 | 92,143,422 | 62 |
1911年 | 74,076,073 | 27 | 202,723,658 | 73 |
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
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
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