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时期将工匠编入专门的“匠籍”,称做“匠户”,规定其身份世袭,不得脱籍改业;明代将匠户制度改为轮班轮作,允许班匠以银代役;清顺治年间宣布废除“匠籍”。上述变化( )
①体现出古代官营手工业管理体制的调整
②使统治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征调各类工匠
③反映了官营手工业者人身依附关系的日趋松弛
④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进步潮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作文:
近日,一组《一个馒头的诞生》图片在网上走红。这组图片拍摄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桂香园食堂卢水建师傅凌晨做馒头的全过程。这组图片打动了众多网友,更让人感动的是,该校10年来馒头一直没涨价,1元钱4个,从2003年一直卖到现在。馒头虽然便宜,但分量却十足,每个馒头都会由卢师傅亲自过称,不能低于80克。
阅读上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荷包蛋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来,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 “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让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7岁能让梨,你10岁啦,该让蛋吧!” “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真不让?”“真不让!”儿子一口就把蛋给咬了一半。 “别后悔?”“不后悔!”儿子又一口,把蛋吞了下去。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辜。 第二次,那是个星期天的上午,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端上桌,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不后悔?”“不后悔!”儿子说得坚决。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父亲的碗里,上卧一个,下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 “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挥做“绅士”状。 “那就不客气啦!”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藏卧着的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
计算:(π﹣3.14)0+4﹣(12)﹣2+2sin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