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重大的令人鼓舞和值得高兴的文学事件,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走向成熟、自我完善的一个象征,是当代中国文学的一个新起点。

B:只有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全方位适应时代变化,善于把握知识经济的时代脉搏,才能使教育教学改革顺应时代发展。

C:为了确保鲍姆加特纳能以最佳姿态进入自由落体状态,穿越地球高层大气,工程师在航天服背部增加了两个固定“飞翼”,以便在高层大气中保护他。

D:由于作者没有很好地深入调查,凭主观想象加入了一些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减弱了小说的感染力。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0-08-10 01:55:4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C

同类题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割据严重,王权衰弱,天主教势力空前强大,占据了支配地位,罗马教皇终于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14~16世纪,在西欧随着商品生产与交换的繁荣,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和发展,同时资产阶级开始兴起,他们反对教会和贵族的特权,强烈要求分享政治权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家们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所有这些都对天主教会的统治产生了巨大冲击。

西欧资本主义进入原始积累时期以后,无论是国内发展还是海外掠夺,都需要有强大的国家作支撑。英国、法国等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天主教会成为西欧各国强化王权道路上的一大障碍。

材料二   我日夜思索这句话(神的裁判表现在神身,正如……所写的:“义人必因信得生”),神终于怜悯我,让我明白:神的裁判就是义人蒙受神思所经历的裁判,就是信仰,而那段话的意思就是:《福音书》表现了神的裁判,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

——马丁•路德

人的得救与否,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

——加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