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为证明蛋白质和DNA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赫尔希和蔡斯做了“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下图中亲代噬菌体已用32P标记,A,C中的方框代表大肠杆菌。下列关于本实验及病毒、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大肠杆菌的,其内中要加入32P标记的无机盐

B:若要达到实验目的,还要再设计一组用35S标记噬菌体的实验,两组相互对照

C:噬菌体的遗传不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而大肠杆菌的遗传可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D:若本组实验B(上清液)中出现放射性,则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2-27 07:20: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B

同类题5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139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期间历经千辛万苦,前后长达十三年。在经过河西走廊时,被匈奴发现并俘获。张骞被囚禁十余年后,终于寻机逃出来。经过大宛(今费尔干纳)、康居(今撒马尔罕)到了阿姆河上游,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在这一带安居乐业,再也不想去跟匈奴报仇了。张骞回程中又被匈奴人抓住,所幸他再次逃脱,回到了长安。元狩四年(前119)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的使命是与伊犁河流域的乌孙人结成联盟,“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以断匈奴右臂”。却正好乌孙发生内乱,又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

材料二 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目的带有军事安全战略性质,即西汉王朝迫切希望与西域大月氏等国建立联盟,共同攻打匈奴,以“断匈奴右臂”。其实张骞出使西域的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并没有达到……。但“无心插柳柳成荫”,张骞出使西域却使横贯东西方的丝绸之路被正式开通了。所以,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的壮举视为“凿空”之行。张骞……出使西域则更多地带有畅通丝绸之路的战略含义。……他奉汉武帝之命访问西域诸国,密切了西汉和西域诸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张骞出使以后,西域与中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西域历史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中亚草原成为连接中国与西方文明的桥梁。

——摘自(《从“凿空西域”到“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启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