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2H5OH(l)+3O2(g)═2CO2(g)+3H2O(g);△H=﹣1 367.0 kJ•mol﹣1(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中和热)
C:S(s)+O2(g)═SO2(g);△H=﹣296.8 kJ•mol﹣1(反应热)
D:2NO2═O2+2NO;△H=+116.2 kJ•mol﹣1(反应热)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乙】齐桓公见小臣稷①,一日三至弗得见。从者曰:“万乘②之主,见布衣之士,一日三至而弗得见,亦可以止矣。”桓公曰:“不然,士傲禄爵者,固轻其主,其主傲霸王者,亦轻其士。纵夫子傲禄爵,吾庸③敢傲霸王乎?”五往而后得见。天下闻之,皆曰:“桓公犹下布衣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桓公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
(《吕氏春秋·下贤》)
【注】①稷(jì):人名。②乘(shènɡ):量词。古时一车四马叫“乘”。③庸:怎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手工业者、医生和科学家获得更多的利益并且得到朝廷更多的关心,因为忽必烈显然希望在统治中国上得到他们的支持。他保证不剥削农民,并且实际上鼓励了农业的发展。受到蒙古人损害的主要阶层是地主精英,从这个阶层中涌现出大量的士大夫统治阶级。忽必烈和蒙古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取代了他们。废止科举制度之后,汉人精英只有很少的选择。一些人顺从了,并为蒙古人服务;一些人放弃公共生活成为隐居者或者把兴趣转向艺术;还有一些人不满蒙古人的统治,形成潜在的破坏力量。汉人精英感觉到他们是排除在蒙古人给予利益的阶级和职业之外的主要群体。但忽必烈和宫廷试图通过保留某些政府机构,如翰林院、国子学、集贤院及国史馆来安抚他们,在这些机构中任职的人以士大夫为主。
——摘编自费正清(美)《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
读材料和地球公转位置(二分二至)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5年9月24日,******乘专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38°53′N,77°01′W),继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