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调整光源和光圈,获得均匀明亮视野
B: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
C:使用高倍镜时,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D:移动装片可确定视野中的污物在物镜上
分解反应:2KMnO4 △_ K2MnO4+MnO2+O2↑
置换反应:2CuO+C 高温_ 2Cu+CO2↑
复分解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
化合反应:2H2+O2 点燃_ 2H2O
请从以下各项中选择恰当的内容,用对应的序号填空:
①元素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原子的个数;④分子的种类;
⑤物质的组成(或结构);⑥物质的总质量;⑦元素的化合价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___;可能发生变化的是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年羹尧①镇西安时,广求天下才士,厚养幕中。蒋衡应聘而往,年甚爱其才……年征青海日,营次,忽传令云:“明日进兵,人各携板一片、草一束。”军中不解其故。比次日,遇塌子沟②,令各将束草掷入,上铺板片,师行无阻。番③人方倚此险,不意大兵骤至也。遂破贼巢。又年征西藏时,一夜漏④三下,忽闻疾风西来,俄顷即寂。年急呼某参将,领飞骑三百,往西南密林中搜贼,果尽歼焉。人问其故,年曰:“一霎而绝,非风也,是飞鸟振羽声也。夜半而鸟出,必有惊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丛林密树,宿鸟必多,意必贼来潜伏,故鸟群惊起也。”
(节选自《啸亭杂录》和《郎潜纪闻》。有删改)【注】①年羹尧:人名,清朝名将。②塌子沟:淤泥深坑。③番: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④漏:古代计时用的漏壶。
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3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③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