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干

王安石说:“今人材乏少,且其学术不一,……朝廷欲有所为,异论纷然,莫肯承听,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故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不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由此可见他(    )

A:主张儒佛合一

B:抨击当朝统治

C:抨击科举制度

D:注重经义策论

上一题 下一题 0.0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0-26 10:21: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D

同类题3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已成为时代热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丝绸之路始于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它历史性地创建了一条由东亚至欧洲的陆上交通大动脉,将中国与中亚、西亚直至南欧的广大区域连接在一起。
——《中国文化传媒网》2014年8月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予而不是抢掠,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这种征服是心底的征服,它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
——摘编自《明朝的那些事儿》

材料三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文明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大国崛起》

材料四
中国提出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就是要弘扬古丝绸之路和平友好、开放包容的精神,探索新形势下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新模式。特别是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为沿线国家加强经贸往来创造物质基础和便利条件,在平等、包容、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续写共同发展的新篇章,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人民日报热点辨析

同类题4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一)

    我们家的大花猫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候的确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二)

    一个夏天的傍晚,微风吹拂着白杨树的叶子,哗哗地响着。我吃过晚饭,搬来一把小椅子,坐在院子里乘凉。

    忽然一只苍蝇从我头顶上嗡嗡地飞过去,撞在西墙角(jiǎo  jué)上的一个密密麻麻的蜘蛛网上。我轻轻地走过去一看,那只苍蝇被粘在网上,嗡嗡地扇(shàn  shān)着翅膀,拼命地挣(zhēng  zhéng)扎,但是怎么也脱不了身。不一会儿,一只蜘蛛从墙缝里慢慢地爬出来。它全身都是黑,像个身披铁甲的战士。蜘蛛身子形状和杏核相似,从它身子的西边伸出许多条又细又长的脚。它的动作刚开始很慢很轻,蜘蛛网纹丝不动。当它爬到距苍蝇十几厘米处时,突然向苍蝇猛扑过去,用丝把苍蝇缠住,越缠越紧,一会儿,苍蝇就不能动了。蜘蛛张开大嘴,几口就把苍蝇吃掉了。

    蜘蛛是益虫,专门捕食害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